加入收藏

欢迎加入中国书画名人榜! 欢迎对我们的网站提出宝贵建议!

首  页 视频专栏 嘉宾访谈 名家寄语 理事顾问 组织机构 文房四宝 网上展览
国家大剧院“名家足迹”系列艺术展第四回合展<br>《凝聚时代——彦涵从艺75周年作品展》

国家大剧院“名家足迹”系列艺术展第四回合展
《凝聚时代——彦涵从艺75周年作品展》

 
永远的战士
 
    今年正值伟大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,也是彦涵从艺75周年的日子,虽说这看似不想干的事情,但是于彦涵来讲,这两者之间却有着“时代性”的必然联系。著名美术理论家江丰曾在《彦涵版画集》的“前言”中这样写道:“如果将彦涵的作品连接在一起,将是一幅壮丽的、史诗般的画卷。”
    正是由于彦涵拥有巨大的艺术成就,国家大剧院将在9月28日至10月12日举办“名家足迹”系列艺术展第四回合《凝聚时代——彦涵从艺75周年作品展》,展览会将展出彦涵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,其中不乏一些经典之作。届时将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,对彦涵的艺术进行分析,同时还将叙述发生在作品背后的故事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将会对于彦涵不断地重新认识,似乎他本身就是一个“无穷洞”,因为在我国艺术家的行列中,彦涵是一位极为少见的、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人物。他那跌宕起伏的传奇经历环环引人入胜,他那多舛而又坎坷命运催人泪下,他一手拿枪一手拿画笔,在血与火的生死考验中凝聚时代。尤其是他那种在苦难命运中所磨砺出来的勇气和不屈精神,都融入到了他的艺术个性之中。如今,他的许多作品都为国内外的顶级博物馆收藏,其中一些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作品已经载入了史册,如:木刻《当敌人搜山的时候》、《不让敌人抢走粮食》、《狼牙山五壮士》、《豆选》、《诉苦》、《向封建堡垒进军》等经典作品,这些作品的历史价值将永远不可磨灭。
 
 
《向封建堡垒进军》木刻 1947年 35cm X 34cm
 
    1953年,他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了正面浮雕《胜利渡长江》,使此浮雕成为了中国美术史上最高成就的代表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,在他被打成“右派”以后,他也从不停止脚步。他在“为人生而艺术”的信念支持下,从“人性”的角度出发创作了《老羊倌》、《陕北说书人》、和《鲁迅小说插图》、甚至他还用自传体的形式创作了《生活组画》和《嫂子》来叙述他曲折的一生。“改革 开放”以后,彦涵即刻创作了经典木刻《春潮》和《向大海握手》,这种对“变革”的快速反映出他对时代的敏感性和来自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。随着思想的解放,彦涵的艺术进入到了全盛时期。多层次,多角度,多风格的同时展现说明其身上存在着巨大活力,他将永远的“改变”作为了自己永远的“不变”。在漫长整体的艺术历程中,他的创作既有明确的阶段性,又具有内在的联系性。不同时期的作品,形式上既有鲜明的区别,又有明确的承袭关系。在思想内容上既有歌颂、又有批判,同时还有激情与思考。总体风格上展现出一种从具象走向抽象,从现实主义走向象征、比喻,直至达到哲理高度的过程。但无论是那个时期,他的作品都始终贯穿着时代性和人民性的精神实质。
    在90年代之后,彦涵的艺术达到了顶峰。他在不断挑战自我的同时,在其激越的性格的支持下,开始向着世界性的艺术高峰发起冲击。在他不断抽象的过程中,最终形成了他艺术中的“形象标记”(DNA),他的美学思想进入了理论化的阶段,并由此建立起了自己完整的美学体系。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归结为一个`具有创造性精神的人民艺术家。
    《凝聚时代——彦涵从艺75周年作品展》组织者们有理由相信,当观众参观完展览会之后,会得出一个与以往印象完全不一样彦涵的结论。
 
 
画家彦涵
 
    彦涵,江苏省、连云港人,生于1916年7月29日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。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,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,中国版画家协会名誉主席,中央美术学院首任版画系主任,中央美术学院首任年画连环画系主任,获得全国文联颁发的巨大艺术贡献“金彩奖”,获得文化部颁发的“造型艺术重大成就奖”。
    彦涵是我国最著名,最杰出的画家之一,他的版画作品在国内外拥有广泛的影响力。其中一些作品早已成为了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,并且永远地载入了史册。如在其中,他所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浮雕《胜利渡长江》,已成为了中国现代美术中的最高成就体现。他在抗日战争中所创作的木刻《当敌人搜山的时候》也已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见证。那些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经典作品还有《不让敌人抢走粮草》、《狼牙山五壮士》、《奋勇突击》等。
 
 
《刚刚摘下的苹果》1954年 35cm X 47cm
 
    彦涵在延安时期和在后来“土改”中所创作的,反映民主改革的经典版画作品有《豆选》、《向封建堡垒进军》、《诉苦》等,都载入了世界版画史的行列之中。由此他成为了“解放区木刻”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。尤其是他在“朴素时期”(解放区版画时期)创作的“新年画”、“新门画”,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流派而为世界各大主要博物馆收藏和研究(如美国的格根海姆博物馆、大英博物馆、法国两次大战博物馆、莫斯科东方博物馆等)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他又不断地在其艺术的各个时期创作出了相应的经典作品。如他的“写实主义”,就创作出了《我们衷心热爱和平》(作为第三次“世界和平大会”的标志),和反映朝鲜战争的作品《刚刚在下的苹果》等。彦涵在其作品的“黑色时期”,他创作出了中国版画史中的经典作品《百万雄师》和《老羊倌》。在此期间,他所创作的大量文学插图中就包括其最具代表性的套色版画插图《王贵与李香香》、和黑白版画插图《李有才板话》。尤其是后来被学术界认定的《鲁迅小说插图》更是经典之作。改革开放以后,彦涵的艺术进入到了他的“浪漫主义时期”。他在这一时期创作出了经典木刻《春潮》和《向大海握手》,其作品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。
    从80年代以后,彦涵的艺术开始走向半抽象和抽象,由此进入到了他的“几何抽象时期”。他的油画和彩墨画伴随着他艺术观念的更新,而出现了突破性的发展。其中在他“几何抽象”中所显露出来的,特有的艺术“密码”正是彦涵在他晚年时期对美学上的重大贡献。其经典的代表作品有《天目》、《曲立》、《迸裂》和《明月与玉峰之吻》。在彦涵的“抽象现实主义”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许多国内外研究机构对一种“彦涵现象”破译的对象。    
 
 
《春潮》1978年 40cm X 35cm
 
    除此之外,彦涵的一生也充满坎坷和传奇。他从少年时代起,由于家族的不幸,就形成了反叛的激越个性。这使他多次领导爱国的学潮运动,从中学到杭州国立艺专。抗战开始以后,彦涵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,他持有徐特立的介绍信,历经11天,步行八百华里到达延安参加了革命。在太行山对日军的战斗中,在血与火的年代里,彦涵以画家与战士的双重身份,并以极大的牺牲精神参加了“反扫荡”的战斗。尤其是他在危险和曲折的经历中,带领34名暴露的地下党员从洛阳出发,历尽艰险,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,胜利返回了太行山。他的机智和勇敢是在艺术家中所罕见的。40年代末,彦涵亲身参加了翻天覆地的“土改”运动,并创作了具有朴素“民主思想”的一批经典作品,由此使他成为了“解放区木刻”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。正如已故著名美术理论家江丰写到的:“如果将彦涵的作品连接起来,将会是一幅壮丽的,史诗般的画卷”。
 
 
《向大海握手》1982年 42cm X 37cm
 
    1957年以后,彦涵被打成了右派,他经历了21年的政治磨难。这是他情感最为跌宕起伏的时刻,也是他命运和艺术思想的重大转折时期。彦涵凭借着顽强不屈的意志与命运抗争,并创作出了大量思想深刻的,揭示人性中残暴与善良的作品。正如已故著名戏剧文学家王少燕所说过的:“他是一个被打得趴在地上战斗的战士”。在“文革”中,彦涵和他的家人又遭受到了残酷的政治打击。但是他的思想更加冷静,他用艺术的武器进行抗争,其作品的风格犹如暴风骤雨般的激烈。
    改革开放以后,彦涵的精神为之一变,其作品的风格趋向浪漫,他开始进一步的探索美学上的领域。在其艺术的演变过程中,他活跃的艺术思想,以及观念上的不断更新和突变,使破解彦涵所创造的艺术“密码”成为解析他精神现象的重要途径。他所创造的“符号标记”为其“抽象的现实主义”打开了通道。这种艺术风格的剧烈转变,为我们提供了一种“永远的不变,就是永远的改变”的“彦涵的现象”。正如天津美术学院史论系刘金库教授所说的:“彦涵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,有待日后去解读”。回顾彦涵的一生,正如著名美术评论家曾经这样说过:“二十世纪的中国美术,如果没有彦涵等人,将会黯然失色”。  
 
 
《迸裂》2005年
 
    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,彦涵以“手书”的形式记录了自己艺术思想的活动,并从理论上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美学体系,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彦涵提出了“为人生而艺术”的口号。2005年,彦涵出版了他的重要理论著作《彦涵手书集》,他在书中所表达出的人民性和时代精神将永远不会被磨灭。改革开放之后,彦涵曾在许多国家举办过个人展览会。他的许多作品为国内外重要博物馆收藏,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的巨大艺术成就奖。
    从2005年起,彦涵先后在中国美术馆、炎黄艺术馆、深圳何香凝美术馆、广东省美术馆、江苏省美术馆、黑龙江美术馆、四川省美术馆、中央美术学院、中国美术学院、天津美术学院、西安美术学院、深圳大学、南京艺术学院举办了重要学术性的 “彦涵艺术研究展”,在全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。许多重要的新闻媒体,和电视台为彦涵制作了专题节目。从90年代起,彦涵先后出版了《彦涵版画》、《彦涵画集》、《彦涵版画集》、《彦涵中国画集》、《彦涵》、《彦涵画集新版》、《文学之画》、《彦涵写生集》、即将出版的还有《彦涵油画集》和《彦涵草图集》。介绍彦涵的书籍有:《彦涵传》、《感谢苦难》、《我与彦涵》、《彦涵研究》、《激越之美——彦涵艺术研究》等。
 
中国书画名人榜现场报道
记者:贾红利

发布时间:2010-9-29 8:59:55        阅读次数:5657

 
 
----合作媒体----
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| 中国美术家协会| 中国书法家协会| 中国美术馆| 中央电视台| 新浪网| 百度搜索
好123网址之家| 北京网站建设| 艺术114| 雅昌艺术网
网站介绍 | 网站大事 | 演播现场 | 服务内容 | 招聘启事 | 友情链接 | 联系我们 | 汇款帐号 | 法律顾问 |健康顾问

北京中视锦亮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© 版权所有

编辑部地址:中国 · 北京丰台区丰管路1号院    邮政编码:100071
联系电话:13311317289      传真:010-83663615   客户服务:QQ:124573061
中国书画名人榜:www.shuhua365.com    电子邮件:shuhua365@163.com
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: 京ICP备06026086号-2      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经营许可证:京ICP证060473号

Copyright ©2005-2006 中国书画名人榜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