猴子,聪明、机智,是智慧、创新、勤劳、勇敢的象征。“猴”历来与桐柏山水帘洞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。桐柏的水帘洞、花果山、通天河、放马场……与《西游记》中的地名吻合:明嘉靖年间吴承恩在桐柏邻县新野作县令时多次到桐柏山游览,根据《禹王锁蛟》故事结合桐柏山地名雏形完成了《西游记》。《西游记》文化蓝本,在桐柏山得到了印证。
桐柏人民是勤劳、智慧的人民,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,桐柏人民正立志走出大山,走出全国,走向世界。
作品以“猴”字为依据,根据“猴"字左右结构的特点,大胆创意、巧妙构思、意象造型,将“猴”适度变形处理:“侯”部演变为“大猴” “犬 ”旁演变成小猴跨越“似与非似之间”。看上去,就象一个老成持重的大猴,手携蟠桃,带着小猴在前行,形象逼真,栩栩如生,既有字的内涵,又有画的意境。
在创作中,不醮水、不上彩、不渲染,一次蘸墨,从大猴头部开始浓墨起笔,中锋侧锋多锋并用,或擦或拧,逐笔向涩枯过渡,到了小猴处,基本成枯焦之笔,一气呵成。苍苍莽莽,朦朦胧胧,时隐时现,使物象在虚实、浓淡、远近、大小变化中达到和谐的统一。
章法上,注重了题款的艺术性,安排在作品的右上角,使整个作品从左下到右上对角线斜向部局,以增加动感。整幅作品自然朴质,随字随意赋形,字里行间透出一种立体的运动神韵,象一路走来的猴队。
作者抓住猴子聪明灵动的个性特点,用简练的艺术语言,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勤劳、智慧、英雄的桐柏人民开拓进取、自强不息,奔向未来的精神风貌。 |